8月2日,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本届大赛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共同指导,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
大赛以“好故事与时代同行”为主题,参赛作品5.67万部,最终14部作品脱颖而出——《关内关外》《幸孕面线糊》获一等奖,《升职之神》《我不是文豪》获二等奖,《犬齿》《闪门》等九部作品获优胜奖。其中,由95后作家“眉师娘”创作的《云去山如画》获本届大赛特别奖。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认为,网络文学每一次跃升,都离不开对现实的体察、对时代的呼应。现实题材的十年崛起和向阳生长,正是网络文学迭代升级的缩影,是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的最生动写照。

受访者供图
作品数量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吸引5.4万名网络作家投稿,同比增长15.49%,参赛作品5.67万部,创历史新高。多部获奖作品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融合非遗、科幻、职场、悬疑等多种题材类型,实现跨界创新、百花齐放。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表示,历经十年发展,现实题材逐渐成为网络文学的一支“新主流”,有了更多年轻的读者、更创新的内容、更多元的开发;网络文学不仅能写现实,而且能写出有筋骨、有温度、有热度的现实精品。
![]()
受访者 供图
特别奖作品《云去山如画》以抗战时期国立艺专的烽火迁徙路为背景,通过守护国宝、艺术传承与家国情怀的结合,深入展现了在战争背景下,小人物对艺术的坚守、对家国的热爱以及对正义和文化传承的执着。
一等奖作品《关内关外》用两代深圳人的命运,折射城市化进程;《幸孕面线糊》以美食与非遗为纽带,将闽南文化融入女性创作故事。二等奖作品《升职之神》《我不是文豪》深入职场、中年危机等社会议题,在热点、痛点中建立起深刻的共鸣。悬疑高概念作品《闪门》以相机连通平行时空的机制为引,揭开两组人物的情感秘密,实现软科幻与都市情感的类型破壁。
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李伟长表示,优秀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显著丰富了原创文学的内容生态和题材广度,为原创文学注入真实细节与时代洞察力。未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持续聚焦网文精品内容开发,探索打造主题出版工程,参与网络文学经典化。本届大赛获奖作品《云去山如画》《我不是文豪》《闪门》等已列入出版计划。
![]()
受访者 供图
作品改编率超80%
现实题材成IP开发新“富矿”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现实题材已跃升为网文增速第二大品类,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激发文化创新力的鲜活载体。现实题材亦成为IP开发的新“富矿”。
本届大赛的获奖作品中,《关内关外》《我不是文豪》《烟云华强北》《守护蒙玛拉尔》《血花屋》等已进入实体出版及有声开发阶段,多部作品正在被影视机构重点关注。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中,超八成获奖作品进入IP开发各阶段,出版、有声、动漫、影视多线开花,已有24部授权影视剧集改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关内关外》是深圳作家“人间需要情绪稳定”的作品,通过两代深圳人的视角,展现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深圳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转变。故事围绕陈家贵、林显成、罗伟杰等60后人物的奋斗与挑战,以及80后姜李、吴景明、黄斯年等“深二代”的成长与探索,展现了时代巨变下个体命运的起伏。作品不仅记录了深圳的快速发展,也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人性的挣扎与社会的变迁。以个体命运为线索,记录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变迁演进。据了解,该作品已获得首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
![]()
受访者 供图
记者了解到,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涌现百余部精品佳作:《滨江警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部作品走进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等世界级文化殿堂。“过往十年,不仅是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从小众到主流、蓬勃发展的十年,更是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十年。”侯晓楠表示,未来阅文将继续加大现实题材精品培育,打造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IP。
活动现场,第十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同步启动。
![]()
南方+记者 戴雪晴
【作者】 戴雪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